6月15日至18日,北国春城迎来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朋友。由教育部、吉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吉林省教育厅、长春市人民政府承办,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协办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营销”赛事在长春举行。这群活力四射的年轻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在三天的赛程中,331名选手赛胆识、比技能、展风采,用出色的表现为全国职业教育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今年,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营销两个赛项的报名人数显著增加,比去年超过一倍。参赛选手都是经过学校、各省层层比赛选拔出来的尖子生,他们不仅课本知识过硬,更抢眼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强。就拿汽车营销这一赛项来说,比赛规则要求每队2名选手配合,运用已掌握的营销心理学等技能,在11分钟内完成向顾客到店介绍和陪同店外试驾两个环节。赛场上,56支代表队的参赛选手情绪饱满,表达流畅。荣获该赛项一等奖的辽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刘昱宏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国赛的赛场环境和以往参加的省赛还是不一样的,但是经过老师赛前的调教,特别是心理素质的锻炼,提高了临场应变及冷静思考的能力,确保我在整个比赛过程没有出大的闪失,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比赛。”指导教师赵美红说:“选手们比到国赛赛场,专业技能不分伯仲,我校选手能够脱颖而出,很关键的一点胜在学生稳定的心态上。为了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比赛,我们在集训期间做了大量的心理拓展训练,这些训练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比赛状态,在赛场接受临场提问时对答如流、表现自如,发挥出学生们的最佳水平。 ”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紧张的赛场上,选手除了比技能,也在比职业精神。只有那些身怀绝技拥有扎实技能的学生,才会在众多高手之中胜出。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赛场,比赛依然烈:认真阅读试题,仔细检查元器件,冷静有序地编程,娴熟规范地检测与调试机器。这样的操作过程对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的参赛团队来说再熟悉不过,4个大男孩为这个比赛准备了大半年,光是实践报告就填写了两万多张。指导老师夏英慧说:“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几个孩子底子好,肯吃苦,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赛场上,整个团队默契十足,他们规范的操作受到主裁判的称赞,多个赛点都拿到满分。每场比赛结束,他们都会礼貌地向裁判鞠躬,然后整理好比赛现场,安静离开。3天的比赛,他们表现始终如一,俨然成为赛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最终,他们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的一等奖。
指导教师孙乐春介绍,学校从今年2月就开始着手组队实训,4名选手每天训练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说起集训的艰苦枯燥,队员徐语说:“我们刚开始集训那会还穿着棉衣。4个多月,每天天不亮就赶到教室,晚上寝室快关门的时候才回去。比赛拿了第一,我兴奋地冲向操场,猛然抬头,眼前的树绿了,花开了,已经是夏天了!”
纯朴的话语,凝聚着孩子们成长的酸甜苦辣。参加大赛对于每位选手是怎样的心志磨练,争得第一又要付出怎样精益求精的恪守,正是这一颗颗闪烁青春之光的生命,照亮了自己的未来,成就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精彩。选手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成长的经历。正如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李春明校长评价的那样:“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一项技能,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心理素质、团队作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只有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够增强社会竞争力。”
赛会期间,东中西部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行业专家聚集一堂,集思广益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本次交流取得的经验尽快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让更多学生接受更先进、更贴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
摘自《吉林日报多媒体数字报》201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