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伊始,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魏崴代表学校一班人,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面向经济社会、面向汽车产业,面向广大用户人才需求的诚信服务理念,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在结构、效益、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抓落实,全面实现创建“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高职示范院校和汽车职业教育新基地的战略构想。
一、首推“校企融合”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工读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历经3年时间,凝聚着长春汽车高专全校师生智慧与汗水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于
2006年11月,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当年,长春汽车高专首批跻身28所示范建设院校之一,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物流管理等五个专业为重点建设示范专业。
在3年的时间里,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牢固树立“不能满足用户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功能、流程、资源、机制、方法五个方面的校企业融合办学特色;开创了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实际产品“密码锁”贯穿教学过程《创意功夫》、“车间式教学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汽车行业典型物流流程操作模式”等特色模式;建设了一支走进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具有“四个一”特色的教师队伍;践行了以十个“学”字为主体的“DL”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学校在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专业改革与课程改革、管理改革与机制创新、强化特色与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长春汽车高专在实践中发挥示范建设辐射效应,分别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庆职业学院申报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了指导。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托,作为吉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评审单位,对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和指导。对口支援四平职业大学、吉林省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二、注重内涵发展建设,创建并推行了“DL教学模式”
长春汽车高专注重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规范学校与企业的责任与权利。完善了《职业能力导向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法》,规定必须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及课程开发。制定了《订单培养模式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共同教育、管理、评价。制定了《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规定兼职教师选拔、聘用、管理、评价和培训的具体要求。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规定企业指导教师将核心技术工艺,车间班组管理技术等企业生产管理要素融入实训。制定并完善了《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开展了青年教职员工管理伴随工作,进行了经理和骨干人员的管理潜能测试,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打下了基础。开展了全面推选目标绩效管理,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创新意识。
长春汽车高专注重在内涵建设上很下功夫,培养造就了一支“复合型”、“双师型”骨干教学团队,汽车系教师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团队”,《单片机应用技术》被评委国家级精品课程,电气自动化专业、汽车制造与装备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经验被纳入国家教育示范专业建设集锦。
长春汽车高专创建并推行了“DL”教学模式。DL(Doing by Learning),即“工学交替、教学伴随”的教学模式。组建由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以实习岗位真实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真实产品等为载体的课程方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系统性、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的统一。
“DL”教学模式在努力实现“三授一导”,即面授、函授、网授和辅导为主的教学手段,以方便学生因人制宜地选择内容的课程组织方式,并且发挥企业作用,参加与学生实习内容相关的应用技术、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培训。从而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既在工作中锻炼了技能,又能够结合岗位素质要求,实现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一体化学习和实践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联合为学生颁发《企业实习证书》,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长魏崴在全国产学研教育大会上作了题为《创建“工学交替、教学伴随”的“PL”模式,着力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汇报,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高职院校代表的高度赞许。
近年来,长春汽车高等专科为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及我国汽车工业相关企业输送一批又一批技能型人才。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汽车企业急需人才的首选。
高职部毕业生王洪军,毕业后分配到一汽—大众公司。今年4月27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他光荣地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汽车工程学院毕业生孟祥文,到北京庆祥自动变速器维修中心工作,发展成技术主管,中心经理,后任北京骏宝威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被一汽—大众销售公司聘为区域技术经理。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
三、魏崴校长代表学校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成功者的路历来是不平坦的。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原来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举办,2000年6月,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经营体制改革,把学校从经营主体中分离出来,建立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计盈亏、教育经费零补贴的办学体制。学校在强大的经营压力下通过确立用户服务理念,主动面向市场人才需求服务,实现了经营压力的转化,办学的体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十年来,学校实现了规模扩大,功能提升,运营资金基本自给,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名列全省高等专科院校前列,每年还为企业提供年均8万人日的职业培训和5000人次的技能鉴定服务,卓有成效地创建了“校企融合”办学新模式,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校提供了新鲜的成功经验。2009年,学校成功进入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示范校建设过程极大地拉动了学校内涵建设和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为了说明建立校企融合互动机制的必要性,魏崴校长还汇报了他的“枕头理论”。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培养不足,形成了一些企业和学校关系像是困倦的人找到枕头的状态。人困了找不到合适的枕头,而枕头又不能主动地爬起来去找人。部分学校常常忽略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使命,致使一些教师的职业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企业不太看好只有一般水平的职业教育,支持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够积极。企校之间远没有做到“哥俩儿好”。建议政府与地方、行业、企业、学校联合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管理模式,把学校运营的绩效考评与对学校的投入挂钩,评价学校应该有企业代表参加。加强对学校一把手的职业资格认定和培训,院校领导要懂企业,最好有企业经历把压力机制与动力机制结合,强化学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使命功能,加快适应要求的自我改造步伐,发挥好学校的职业教育、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支持的综合功能。
近十年来,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高职教育在校生总数已达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观念和办学体制机制的束缚,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办学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导致其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魏崴校长代表学校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下放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提案。并提出了关于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若干对策和建议,目的在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是针对高职院校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体制机制现状,建议转变政府主导调控职能,试行“公办校营、责权关联”的办学体制。
二是目前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建议落实“办学自主权”,以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使学校在经营决策,人事管理,薪酬分配、专业设置、计划招生,学费收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方面享有相对决策权。
三是高职院校教育“一主多元”的投资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建议推进“一主多元”办学,创新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2010年3月,魏崴校长还在有关会议上向教育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作了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格局和办学自主权的建议》的汇报。
四、全面创建“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全国最大的汽车职业人才教育基地
长春汽车高专新建项目建设,占地的面积50多公顷,一期投资6.92亿元,预计今年11月底投入使用。其办学规模将由目前的6000人扩大到1万余人。而且每年还可为一汽集团及省市汽车行业及全国汽车工业产业提供2万人的在职培训。
新基地项目建设,整体上正在体现魏崴校长提出的全面实现建设“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全国汽车职业人才教育基地的宏大目标。沿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建设布局;五大中心的建设内涵;服务终身化教育的建设文化以及大职业教育的建设功能等将极大地增强汽车产业开发区的核心竞争能力,为长春市汽车文化产业园带来浓郁的教育文化色彩。政府主办下的新汽车高专将依托汽车产业开发区,服务长春市以及吉林省地方经济,实现教育产业化,全力打造全国汽车职业人才培育基地,进而拉动全国汽车产业,力争成为全国汽车产业价值链上的最重要一环。
①人才创业孵化中心。作为新基地核心内涵的人才创业孵化中心,是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实现学生和学员的创业理想的乐园。
②汽车应用技术开发中心。引领汽车新技术实践的汽车应用技术开发中心,通过基础技能训练场、技能鉴定、继续教育、新型国际培训服务体系等基地的建设,将继续发挥支撑特大型国有企业人才培育、培训、技术攻坚的作用,并开发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领域。为新能源、低碳产业、电动汽车等新技术领域提供人才服务。
③汽车现代营销服务中心。汽车现代营销服务中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国际性汽车营销企业,不断提升经销商客户的服务技能,跟踪企业前沿服务技术。
④汽车信息智能传播中心。汽车信息智能传播中心是实现现代化汽车技能传授技术的平台,聚集国际前沿汽车技术,通过智能网络建设,服务汽车社会大众学习需求。
⑤汽车文化产业辐射中心。汽车文化产业传播中心的核心功能体现在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汽车事业,更好推进人、车、社会和谐关系,塑造世界汽车名城的文化品牌。
长春汽车高专新校区、新基地“五大中心”的建成,将为吉林省和长春市服务业和职业教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提供最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也将为长春汽车城的美誉增添新的精彩亮点。
2010年,将是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继续巩固示范校建设成果,发挥国家示范院校辐射效应的一年;是走上历史发展新起点,创造政企合作体制下教育培训新成果的一年;是探索新体制、完善并创新科学高效运营模式的一年;也将是创新发展,创造新的业绩的一年。
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全国最大的汽车职业人才基地将迎着东方的太阳,骄傲地屹立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
一个“开放式、高水平、国际化”的全国最大的汽车职业人才教育基地,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和相关企业培养和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汽车职业人才,进而为中国制造书写新的辉煌。(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