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31日,吉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竞赛在我校成功举办。吉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迟婷,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朱韶星、我校副校长韩萍出席竞赛开幕式。竞赛开幕式由吉林省汽车产业工会主席夏光主持。

此次竞赛由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主办,吉林省汽车产业工会和我校承办。竞赛立足吉林省新质生产力、六新产业发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传播平台,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

迟婷在发言中指出,汽车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带动力强,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能之一。我省启动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并围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正在逐步构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吉林已不缺乏底气和实力,但新赛道上竞争者众多,唯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方能问鼎桂冠,所以人才是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重要门槛。

韩萍表示,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大赛是广大职工展示技能、提升素质、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培训质量,加快培养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竞赛分理论考试与实操比赛两部分,来自省内汽车制造厂、汽车研究院等单位的选手们以冷静的头脑应对理论考试,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在实操中排查故障,整场比赛紧张激烈而又秩序井然。实操比赛以纯电动汽车作为比赛用车,分为电动汽车技术、车身电气技术、线控底盘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四个竞赛项目。选手们围绕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源系统、高压控制系统、车身电气系统的低压供电不正常、高压供电不正常等五种常见的故障现象精准检测、快速分析并有效排除故障,展现了高超的专业技能与深厚的职业素养。


在下一步工作中,学校在吉林省总工会的正确指导下,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开展产业领域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竞赛从企业向产业链延伸,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拓展,从传统行业职工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覆盖,形成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竞赛体系,全面展示吉林省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能和时代风采,为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力量。
撰稿: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王健博、王相龙、姜舒 审编:党委宣传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