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训练中心)与一汽研发总院、吉林省亦方亦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举办的校企融合课程开班仪式顺利举行。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训练中心)院长、主任潘孝春,一汽研发总院代表张兴野,数控技术专业主任肖冰及校企融合课程的导师、学生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真金主持。

潘孝春在致辞中向深度参与合作的企业表达诚挚谢意,并指出,在校企协同育人的时代浪潮下,校企融合已然成为“新工科” 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学校得以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将产业前沿需求深度融入教学环节,为培养兼具扎实理论素养与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搭建坚实平台。潘孝春强调,此次合作不仅是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更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希望未来校企双方能够在技术攻关、实习就业等更多领域展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

张兴野在发言中紧密结合行业前沿趋势,深入阐述了企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并高度评价了此次校企融合课程共建的意义。他指出,课程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紧密衔接,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面行业技术痛点,通过“真题真做”的创新模式,有效缩短毕业后适应岗位的周期。张兴野表示,企业将全程深度参与课程设计、案例开发及实践指导,并开放生产线与研发中心资源,为师生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助力学生快速成长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肖冰从课程目标、特色模块及考核方式三方面详细解读了校企融合课程方案。该课程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内容涵盖智能装备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六大主题,通过项目化教学串联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

学生代表徐浩博表达了对接轨产业前沿的期待,表示将以“学习者”和“准工程师”的双重身份投入课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锤炼专业技能,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徐浩博表示,将珍惜校企共建的优质资源,主动探索、敢于创新,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据悉,校企融合课程将作为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项目,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企业真实产品,系统培养学生在加工工艺设计、刀具选用、加工技术参数选择、夹具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此次校企融合课程的开办,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领域需求的高端人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式参考,也为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崭新篇章。
撰稿:机械工程学院 王宁 审编:党委宣传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