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由联信盈达有限公司、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发起的中非(尼日利亚)“一带一路”汽车培训中心建设洽谈会在我校顺利举办。联信集团副总经理潘凤桐、总裁助理于世鹏、项目部负责人谷兆军、项目经理石竹、吉林省智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景伟一行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丁卓、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东兵、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杨大志、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田丰福、汽车商贸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董志会等参加会议。会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宗旨,汇聚中尼两国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代表,共商产教融合大计,标志着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迈入新阶段。

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以“产教融合、职教出海”为核心,整合中国汽车职业教育优势资源与尼日利亚本土产业需求。学校副校长丁卓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充分依托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和“红旗工匠”培养体系,输出模块化课程与实训标准,并派遣具备“双师、双能、双语、双创”能力的师资团队,为尼日利亚汽车产业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撑。

联信集团总裁助理于世鹏在致辞中提出,要构建“培训—就业—服务”闭环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实训车间,直接对接中国一汽非洲售后服务中心,实现人才精准输送,让学员的职业发展之路更加顺畅。联信集团副总经理潘凤桐强调,集团将凭借在非洲市场多年深耕的优势,采用“产业园区+培训中心”联动模式,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会上,联信集团物流运输项目负责人谷兆军分享了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NNPC)合作的成功案例。他表示,该项目年运输量超200万吨,不仅为培训中心提供真实实训场景,更将开辟学员就业通道,实现“入学即入职、结业即就业”的目标。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东兵对项目意义进行了深刻解读,他指出该项目不仅是技术技能的传递,更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将为非洲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中国动能”。
在交流环节,各方围绕课程本土化、技能需求、运营机制展开深入探讨,擘画中非合作新蓝图。

未来,双方将以建设“中尼汽车产业学院”为目标,积极构建“政行企校”体系化出海模式,全力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典范,为非洲工业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撰稿:汽车工程学院 杨宇 审编:党委宣传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