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汽车工程学院特邀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系主任王国勇教授,开展题为“未来交通的‘双碳’答案”的专题讲座,深度解析在“双碳”目标下电池与氢燃料两条技术路线的发展路径。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东兵、新能源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136名优秀学生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聆听这场学术盛宴。
李东兵在致辞中对王国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全球碳中和战略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殷切期盼同学们能够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从讲座中汲取创新灵感,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脉搏,为未来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讲座中,王国勇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大家构建起完整的技术分析框架,并聚焦基础设施这一“卡脖子”问题,通过数据对比,直观展现了不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差异。他巧妙运用比喻,将锂离子电池比作“城市毛细血管”,将氢燃料电池比作“国家交通大动脉”,分别阐述了两种能源在交通运输场景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他特别号召在场师生积极投身相关研究,通过跨学科协作攻克技术难关,在“双碳”目标下携手破解能源与交通领域的技术难题。

本次讲座将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研讨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念深度结合,以锂资源分析、加氢站建设等产业案例构建全链条认知模型,激发师生对“双碳”目标下汽车技术发展的思考和探索热情。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积极引领师生勇当新能源技术攻关尖兵,在民族复兴赛道书写未来交通的时代答卷。
来源:汽车工程学院 审编:党委宣传统战部
(撰稿:李文娜 初审:李嘉宁 复审:陈婉秋 终审:王翼飞)



